2011年第6期(總第104期) 2011年12月31日(電子版) 【電子版下載】
———————————————————————————— 在龍年新年到來之際,秘書處全體成員向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的各位領導,向省科協領導,向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理事、分會理事會全體成員,向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的全體會員,致以節日的問候! 祝各位龍年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事業興旺!合家歡樂! 任國梁 姚國才 姚克信 鎖志海 向 河 田海俠 趙立波 任志剛 鄭海瑛 賀
目 錄
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工作計劃 (我會九屆三次理事會會議紀要將在2012年的簡報第1期上刊登) 工業工程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工作計劃 工業設計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與2012年工作計劃 特種加工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計劃 數控自動化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計劃 可靠性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工作計劃 設備與維修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計劃
(以下分會的2011年工作總結將在2012年的第2期簡報上刊登) 理化檢驗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和2012年工作安排 無損檢測學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工作計劃 壓鑄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工作計劃 材料及熱處理學會2011年工作總結和2012年工作計劃 風能與動力分會2011年的工作總結及2012年計劃
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工作計劃
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王潤孝
2011年,我會在陜西省科協的領導下,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的指導下,通過全體理事和各分會理事會理事的共同努力,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 2011年春天有“科技活動周”(科技之春),秋天有學術金秋,其規模超過2010年。 今年主要工作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來陜調研;舉辦第二屆“科技活動周”;向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舉薦人才、推薦成果、上報優秀論文;向陜西省科協上報“科技工作者建議”;組織開展第四次優秀論文評選;協辦3次國際會議;組織“學術金秋”活動。
2011年工作總結
一、上級領導來陜調研 2月15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來陜調研的座談會在西安德高電子公司舉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張彥敏秘書長、高爐處長、梅熠處長和我會的5位副理事長、5位常務理事、部分分會的理事長等33人參加座談會。 楚建安總經理介紹了德高機電的企業文化、發展歷程及取得的成就。 任國梁秘書長在調研會上匯報了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2010年的工作和2011年的工作計劃,并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張彥敏秘書長作會議總結,他對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的工作予以高度評價:陜西省學會在注重打造“科技活動周”、“學術金秋”等品牌活動;信息傳播及時、報道量大;在關注科技競賽活動、促進人才成長等方面成績突出,特點顯著。 張彥敏秘書長提出“在新形勢下,學會的生存與發展要轉變到依靠為廣大會員、行業、政府及公眾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上來”。張彥敏秘書長接著介紹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作總部近幾年在學術交流、思想庫建設、為地方和企業服務、網絡信息平臺建設等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做法及取得的成績。 二、組織各類學術交流 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2011年組織各類學會活動30次,參加活動的人數有2700余人次(注:2010年開展20次活動,1560人次參加)。如: 今年舉辦的“第二屆科技活動周”(配合陜西省科協舉辦的“科技之春”活動)有12項活動,其中重點活動有3項,有面向裝備制造業的高層論壇——“第二屆數控機床及自動化技術專家論壇”(我會主辦,數控自動化分會、設備與維修分會、特種加工分會、三聯科技會展公司承辦);面向工人的技術大賽——“威特力杯焊工比武大賽”(焊接分會主辦);面向在校大學生的科技競賽——“陜西第二屆工業工程改善創意競賽啟動儀式暨專家論壇”(我會主辦,西北工業大學承辦)。這3項重點活動是我會的重點品牌,開展活動最少已有3年的歷史。參加“第二屆科技活動周”的人數達到1100人次。我會領導對“科技活動周”非常重視,蔣莊德理事長參加第二屆數控機床及自動化技術專家論壇的開幕式;王潤孝副理事長參加陜西第二屆工業工程改善創意競賽啟動儀式暨專家論壇。 我會于8月18日-11月26日,舉辦了學術金秋活動。我會主辦、協辦了13項活動,共1200多人(次)參加。 他們是“2011年全國激光加工制造技術及西部產業化論壇 ”(8月18-21日,我會協辦,200人參加),“電力電子產品用電子元器件應用技術大型交流會”(我會協辦,9月22日,148人參加),“第九屆中國機構與機器科學應用國際會議暨中國輕工機械協會科技研討會”(10月15-16日,陜西科技大學承辦,我會協辦,88人參加),“第一屆動力傳動國際會議(ICPT2011)” (10月26-29日,我會協辦,180多人參加,是省科協學術金秋的重點活動),“陜西省第四屆理化實驗室主任會議暨理化檢驗學術論壇”(11月5-7日,我會主辦,108人參加),上述5項活動共720多人(次)參加。 理化檢驗分會、設備與維修工程分會、特種加工分會、無損檢測分會、焊接分會、機械設計分會、數控自動化分會、工業工程分會、物流工程分會、可靠性分會、鑄造分會、工業爐分會、工業設計分會、表面工程分會、風能與動力分會、工程機械分會、壓鑄分會、熱處理分會等18個分會都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編輯出版期刊會訊 1、期刊《裝備制造》 我會主辦的技術期刊《裝備制造》,2011年已經出版了3期(因特殊原因,第4期將在12月底出版),全年共刊登論文68篇!堆b備制造》編輯出版得到各分會的大力支持。為期刊組稿、投稿的分會有:數控自動化分會、焊接分會、理化檢驗分會、風能動力分會、特種加工分會、設備與維修工程分會、工業設計分會、可靠性分會、工業工程分會等。排序前4名的分會提供的稿件數量分別是29、10、7、6篇。 理化檢驗分會出了一期增刊,論文篇數為52篇。 學術工作委員會對2010年在技術期刊《裝備制造》上發表的論文進行評選,共評出優秀論文26篇,其中一等5篇、二等9篇,三等12篇。并頒發證書。 2、會訊《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簡報》 《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簡報》2010年出版5期,累計出版了103期。每期印數1800份。除報送省科協、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等上級有關部門以外,主要發送給本會理事、分會理事、團體會員單位和個人會員,宣傳學會動態,傳遞科技信息,擴大學會影響,效果良好。2011年的第2期是《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簡報》出版的第100期,《簡報》編輯部發表紀念文章——《十六年辛勤耕耘 學會簡報出版百期》。 四、提高為會員服務能力 1、積極發展會員 繼續堅持以會員為主體的原則,截止2011年12月8日統計,我會會員有1668人,比2010年增加102人。續交會費人數為106人。2011年向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推薦高級會員只有6人。原計劃“我會每年發展會員的人數爭取達到300名”的指標依然沒有完成!懊课焕硎旅磕晖扑]1名高級會員,發展2名會員”的計劃繼續落空。 2、利用網絡媒體 在三聯公司的協助下,我會網站已正常運行了8年。學會的文件、會議報道、學術活動信息均上網。學會秘書處通過電子郵箱與本會理事、團體會員單位、分會主要負責人建立了密切聯系。我會在編輯出版《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簡報》的同時,繼續通過網絡發送《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簡報》(電子版)。電子版的內容比紙介質版的內容豐富,電子版增加了各項活動的照片。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科技信息資源,加強學會與理事、團體會員單位的聯系,加強學會與會員的聯系,加強學會與全省科技科技人員的聯系。 2011年我會上傳到網上的會議報道稿件基本做到了圖文并茂。2011年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網站上發表的我會稿件29篇,在陜西省科協網站上發表的我會稿件8篇,在中國科協網站上發表的稿件3篇。增加了我會在省內、國內的影響力。 3、推薦優秀人才 我會向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推薦科技成就獎候選人1人,推薦青年科技成就獎候選人1人,推薦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1人。 我會向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推薦先進工作者10人,其中:秘書處推薦2人,先進分會推薦7人,期刊編輯部推薦1人。 4、得到上級表彰 11月15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湖北省武漢市隆重召開,姚國才、鎖志海、王維發、李澤、張敏、周本、張云鵬、羅箭、王軍強、毛艷芝等10人被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 我會受表彰的5項學會活動成果是:“多通用工業PC主板并行處理的PC+I/O型多軸聯動開放式數控系統”鑒定會(石毅、王玉琨、楊馥濤),陜西省工業工程改善創意競賽(楊旭東、秦現生、劉軍、王軍強),特種加工分會與西瑪機床公司開展“千廠千會”協作活動 (馬遠利、遲恩田、薛弢),陜西省焊接技術及設備大賽(李丁昌、王士元、馮勝利),陜西省理化檢測能力驗證分析研討會(楊健、李劍、王聰)。 獲“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優秀論文獎”的5篇論文是:多通用工業PC主板并行處理技術的PC+I/O開放式多軸聯動數控系統的研究與開發(作者:石毅、王玉琨),行星齒輪傳動動態特性研究現狀綜述(作者:劉更),優化數控程編策略提高零件表面質量(作者:史靠軍、鄭小偉),NURBS曲線自適應插補過程中速度平滑處理研究(作者:蔡安江、郭師虹、張海濤),我國數控機床工業五十年(作者:任國梁、石毅、任志剛、蔡紅專)。 五、做好科技服務 堅持科技與經濟相結合、學會和企業共發展的學會活動方針,開展“走進車間”,“走進團體會員單位”活動,做好為企業服務工作。2011年,秘書長經常拜訪團體會員單位,如:西安泰富西瑪電機集團公司、西安德高電子有限公司、西安思源學院、西安啟源機電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陜西華拓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拓普電氣有限公司、西京學院。 5月12日,我會給陜西省科協報送《關于我國高檔數控系統及機床行業發展的建議》。建議是由在數控領域從事一線研發和實際應用工作的幾位科技工作者共同提出的一些,希望能為我國的數控機床工業更好、更快地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9月23日,西安德高印染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申報、我會推薦的項目“YLB系列壁紙圓網印刷發泡生產線”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六、開展技術培訓和資格認證 1、組織技術培訓 3月17日-4月2日,無損檢測分會舉辦無損檢測I級、II級人員資格鑒定與認證2011年春季培訓班培訓、考試在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舉行。培訓班歷時15天,來自各單位的100余名無損檢測人員參加了培訓和考試。 5月18日,數控工程班數控工程師培訓,是由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主辦,西安思源學院承辦的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制造裝備人才配套項目。10人參加培訓。 7月8-20日,理化檢驗分會在西安舉辦理化人員技術資格證書取證班,來自50個單位的151位理化工作者參加了培訓和考試,147人分別取得了金相檢驗、化學分析、力學性能的一、二、三級資格證書。 全年共257人參加我會及所屬分會組織的技術培訓。 2、機械工程師資格認證 2011年“綜合素質與技能”考試有25人報名,22人參加了11月19日考試。5年總共有124人報名,40人獲得《機械工程師資格證書》,3人再注冊。 3、見習機械設計工程師資格認證 2011年5月15日、11月13日,陜西省見習機械設計工程師考試培訓中心共組織了2次資格認證培訓與考試。參加培訓與考試共74人,考試合格60人,考試平均通過率達到81.1%。參加培訓考試的人員主要來自陜西省高等學校3、4年級的大學生。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機械設計分會參與了考試的各項組織工作。 4、見習工業工程師資格認證 陜西機械電子工程師進修學院負責見習工業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陜西省見習工業工程師資格考試全年分兩次進行。共57人報名,46人參加考試,19人合格。 七、協辦裝備展覽 3月16日-19日,第十二屆中國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西部制博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西安三聯科技會展有限公司承辦,我會參與協辦。 第十二屆西部制博會總展出面積100000㎡,展位總數5000個,規模為歷屆最大。16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余家制造業企業參展,85000余人次專業觀眾到會參觀洽購。本屆博覽會全部啟用了西安曲江會展中心和西安綠地筆克國際會展中心兩大展場十大展館,共設機床工模具、航空航天、工業自動化控制與流體傳動等10余個專業展區,新增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展示內容,上萬種高新精尖設備和技術。在展會期間,我會有12個分會開展了多種學術活動。 八、組織科技竟賽 1、組織焊接技術大賽 3月16-18日,西安三聯會展有限公司、陜西長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和我會焊接分會舉辦“2011年西部制博會•威特力杯焊工比武大賽”。全省26個參賽隊和80多名焊工參加了比賽,比武大賽地點設在西安曲江展覽館現場。經過比賽評審委員會嚴格的檢驗和審核,最后評選出一等獎 4人,二等獎8人,三等獎12人,優勝獎12人,獲最佳組織獎的單位4個。 2、組織“陜西省第二屆工業工程改善創意競賽” 3月19日,我會主辦,西北工業大學承辦的第二屆“陜西省工業工程改善創意競賽”在第十二屆中國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綠地筆克國際會展中心啟動。5月28日,第二屆“陜西省工業工程改善創意競賽” 進行決賽。14支隊伍參加了決賽現場答辯。參賽學生總計有101名。本次競賽共評選出特等獎2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4項,個人風采獎2項,優秀組織獎3項!瓣兾魇」I工程改善創意競賽”在省內外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九、堅持民主辦會 1、2011年,我會召開了理事會1次,常務理事會2次,學會工作會議1次。 6月11日,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召開九屆三次常務理事會議,推選我會出席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十大”代表和理事候選人。11月15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蔣莊德、姜澄宇、龍興元、楚建安當選為理事,蔣莊德、姜澄宇、楚建安當選為常務理事。 我會九屆三次常務理事會議決定:同意西安泰富西瑪電機集團公司楊允成常務副總經理接替竇正剛總經理為我會常務理事;同意增補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風能動力分會理事長席德科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趙立波副教授、西安摩爾石油工程實驗室主任助理薛繼軍副教授、橫河電機(中國)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負責人任志剛工程師、西安交通大學信息中心劉俊為本會理事。趙立波兼任副秘書長,為學術工作委員會副總干事;任志剛兼任副秘書長,為組織工作委員會副總干事。至此,本會理事人數為93人,團體會員單位為46個。 10月22日,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召開2011年學會工作會議暨秘書長會議,17個分會主持工作的理事長、秘書長,共25人參加會議。 2、分會理事會動態管理 2011年12月3日,塑性工程分會召開會議,完成換屆工作,結束了長達8年的癱瘓狀態;根據學會發展的需要,焊接分會、理化檢驗分會、特種加工分會、表面工程分會調整了理事會成員?紤]到新老交替的因素,特種加工分會調整的幅度較大。 理化檢驗分會、設備與維修工程分會、數控自動化分會、表面工程分會、無損檢測分會、物流工程等分會都召開了理事會議。 總的來說,我會是年年有發展、有進步,經常不斷受到上級的表彰:陜西省科協每年對所屬128個學會(2011年年檢時,只有112個學會通過年檢)進行考核打分評比,2010年我會連續第13次被評為“四星級先進學會”。
2012年工作計劃
一、學術交流 春天,我會配合省科協的“科技之春”,以第三屆“科技活動周”的形式開展學術活動;秋天,我會配合省科協的“學術金秋”開展學術活動。 2012年3月15日至19日,在“2012第14屆中國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期間,我會舉辦第三屆“科技活動周”。圍繞自主創新,低碳經濟,以振興機械制造業為目標,開展各類學會交流活動; 2012年3月16日,在“2012第14屆中國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期間,舉辦 “第三屆數控機床與自動化技術專家論壇”。為配合大會的召開,《裝備制造》雜志決定,2012年第1期為“第三屆數控機床與自動化技術專家論壇”?。 二、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成立60周年慶典暨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 2012年是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成立60周年,根據在學會一屆(五年)中召開兩次年會的思路,將成立六十周年的慶祝會與年會合并召開。具體的做法是:征集論文、出版論文集(《裝備制造》2012年第2期為年會?、專家報告。 會址選在西安南郊,西京學院。由西京學院承辦這次會議。 三、出版《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大事記》(1952-2012) 在召開60周年慶祝大會暨年會時,舉行《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大事記》首發式。 四、組織第五次優秀論文評選 在分會初評的基礎上,學術工作委員會對2011年在期刊《裝備制造》上發表的論文進行評選。2012年4月30日以前為申報期,5-6月為評選期。在2012年8-9月召開的學會工作會議上公布評選結果。辦法與過去相同。 五、開展技術大賽 2012年3月15-17日,焊接分會等單位在“2012第14屆中國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期間,繼續組織“焊工比武”; 2012年3-5月,組織“陜西省第三屆工業工程創意競賽”。 六、組織建設 繼續做好發展新會員的工作,充分發揮各分會和團體會員單位的作用。希望“每位理事每年推薦1名高級會員”。我會希望每位理事“每年能夠發展1名會員”,2012年發展會員的人數爭取達到200名。 對長期不開展活動的生產工程分會、摩擦學分會等2個分會2010年已經“提醒”一年,但無效果;2011年予以警告,警告期為一年。如分會理事會在2012年4月以前,既不換屆,又不開展學術活動,在2012年4月陜西省民間社團管理局對學會年檢時,不再登記上述兩分會(即,注銷)。 七、科技服務 要繼續堅持科技與經濟相結合學會和企業共發展的學會活動方針,開展“走進車間”,“走進團體會員單位”活動,做好為企業服務工作。各分會在本專業領域范圍內走進企業,了解企業,幫助企業,為企業的產品結構調整,促進科技進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和核心競爭能力,節能降耗,低碳經濟、提高質量,增加效益,培養和提高人才素質等方面發揮學會的優勢做好服務工作。 八、協辦第14屆裝備制造業博覽會 “2012第14屆中國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簡稱西部制博會)將于2012年3月15日—18日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西安筆克國際會展中心兩地舉行。本屆博覽會在展品選擇上突出高、新、精、尖特點,具體參展范圍有:機床工模具、工業自動化、流體機械與動力傳動、汽車零部件及制造技術與裝備、焊接技術與設備、鑄造鍛壓、工業爐及熱處理、橡塑膠與印刷包裝機械、能源及新能源產業(石油、化工、電力、太陽能、風能)、物流技術裝備、城市建設及規劃、農業機械暨工程機械、優勢裝備制造業等。預計總展出面積100000平方米,規劃總展位數5000個,其中機械加工展區規劃展位2500個,規模為歷屆之最。 九、繼續做好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 繼續推進機械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進一步加大推動組織工作力度,希望我會的團體會員單位盡量做好本單位動員組織工作。配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做好見習機械設計工程師資格認證、見習工業工程師資格認證、見習物流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 十、2012年9月份,配合陜西省科協,召開“第二次裝備制造論壇”。
工業工程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工作計劃
2011年工作總結 1. 2011年3月19日,由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主辦、西北工業大學承辦,工業工程分會協辦的“陜西省第二屆工業工程改善創意競賽啟動儀式暨專家論壇”于第十二屆中國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期間,在西安綠地筆克國際會展中心順利舉行。 2. 2011年4月14日,工業工程分會在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召開了第三屆西北工業大學工業工程改善創意競賽輔導會。 3. 2011年5月15日,西北工業大學第三屆工業工程改善創意競賽決賽在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成功舉行,共有24支隊伍,100余名同學參加了比賽。 4. 2011年5月28日,由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主辦、西北工業大學承辦、工業工程分會協辦的“陜西省第二屆工業工程改善創意競賽”決賽在西北工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順利舉行。
2012年工作計劃 1. 在陜西省第二屆工業工程改善創意競賽成功舉辦基礎上,申報省教育廳,力爭將工業工程競賽舉辦為官方正式競賽。另外,繼續擴大參加范圍,聯合更多的高校,在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大力支持下,開展陜西省第三屆工業工程改善創意競賽。 2. 成立陜西省工業工程專業本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評選組委會,面向工業工程及相關專業本科生,開展“陜西省工業工程專業本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評選”,旨在提高畢業設計質量,促進陜西省大學本科工業工程專業教育的發展。 3. 組織工業工程分會會員進行企業參觀,開展科技交流和科技服務,旨在利用工業工程思想提升我省機械行業的科技水平,在解決企業生產實際問題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4. 召開一到二次工業工程分會理事會,總結新理事會的工作。 5. 確定一個或幾個專題開展學術交流,形成小型的工業工程研討會。 6. 繼續發展和壯大工業工程分會,接納新會員入會。
工業設計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與2012年工作計劃
2011年工作總結 一、工業設計國際交流 1、于2011年4月9-13日舉辦“中英兩國的設計與設計教育研討會”(A Chinese & British Workshop on Design and Design Education)。 2、邀請英國工業設計專家伊麗莎白-麥克拉提和尼克-斯賓塞博士于2011年5月來西安進行學術交流,做了以設計研究生教育、交通工具設計和高價低碳——一種新的設計模式為主題的學術報告,參會者近100人。 3、2011年5月接待香港理工大學研究生代表團,進行了設計培訓。 4、邀請臺灣著名設計師曾坤明教授于2011年10月來西安進行學術交流和項目和合作,參會學生和來自西安地區設計界的代表近200人。 二、國內工業設計交流 1、于2011年10月在杭州市組織參加包豪斯與東方——中國制造與創新國際學術會議,并發表論文。 2、于2011年10月參加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會,工業設計分會3位代表參加了會議,其中包括理事2位。 3、組織參加在重慶舉辦的2011 IEEE第十二屆國際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與概念設計學術會議,并發表多篇論文。 4、組織參加在昆明舉辦的2011年高等院校工業設計教育研討會暨學術會議,分會理事余隋懷教授以新形勢下的工業設計產學研合作模式研究為題做報告。 5、組織參加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六屆一次理事會議,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陸長德教授等3人出任理事,其中副會長1人、常務理事1人、理事1人。 6、推進國家家具設計師認資格認證授權培訓和考試,舉辦培訓班2期。 7、承辦“三一杯工程機械設計大賽”(西北賽區)的競賽活動,積極組織參與,獲優秀組織獎1項、設計二等獎1項、3等獎1項、優秀獎2項。 三、對外服務 1、為西電集團做了高壓開關柜的優化和造型設計。 2、為陜汽集團做了多項車輛開改型設計和設計咨詢。 2、與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航天7院)進行了載人航天3期預研項目研究; 3、與西飛集團完成了飛機起落架裝配平臺的造型和優化設計。 4、與航天五院合作完天宮一號和神州8號的部分工業設計任務。 5、與陜西歷史漢陽陵博物館、曲江集團等合作,進行陜西特色旅游紀念品設計; 6、與東莞永強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為其提供設計服務,主要包括特種車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等內容。 7、與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產力促進中心合作進行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設計產業規劃課題研究。 四、裝備制造雜志投稿 為裝備制造組織投稿10篇以上,獲優秀論文3篇。 五、2012年計劃 1、爭取舉辦工業設計高級培訓; 2、進一步推動家具設計師認證資格培訓和考試; 3、爭取舉辦工業設計學科建設研討會和工業設計領域的官、產、學、研合作模式探討國際論壇 4、爭取承擔“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設計規劃項目; 5、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工業設計服務; 6、繼續發展學會會員; 7、為《裝備制造》雜志組稿。 特種加工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計劃 2011年學會工作 1. 3月18日在西部制博會期間,協助自動化分會召開“數控技術發展研討會”,并組織分會會員參加研討會; 2. 組織會員參觀制博會; 3. 3月18日下午召開特種加工分會理事擴大會,到會30人; 匯報了2010年學會的主要工作:(1)2010年10月22日與泰州市特種加工機床協會聯合召開“特種加工分會第九屆年會暨特種加工新技術研討會”的有關情況;(2)通報新理事會組成人員;(3)分會“千廠千會”工作匯報及學會工作成果獲獎情況;(4)分會工作發展會員、收會費及團體會員費、技術咨詢等事宜;(5)討論2011年工作計劃;(6)分會推薦學會先進工作者。 4. 11月6日召開《陜西特種加工專家與學會理事聯誼會》,匯報了學會成立31年以來的工作; 5. 11月6日召特種加工學會常務理事會,參會人員30人; 會議內容:(1)討論關于2012年分會召開特種加工技術研討會有關主題、內容、時間等相關情況;(2)討論理事增補及會員發展等事宜;(3)關于2012年3月制博會間召開理事會及組織參觀和參加“數控技術發展應用報告”、及組稿3篇等事情。 6. 分會和西瑪機床公司于2011年9月16日簽訂“學會為企業聯合開展數控技術研發咨詢技術合作協議”; 7. 發展會員4人,技術咨詢4項,收取會員費等; 8. 組織論文稿件,2011年及2012年共落實6篇。 2012年年會工作計劃 1. 擬在8月份與電子學會電加工專委會聯合召開“電加工技術新發展研討會”,邀請專家進行專題報告,組織宣讀論文; 2. 發展會員10人,作好會員費及團體費的收取工作; 3. 進行技術咨詢6項以上; 4. 作好千廠千會數控技術研發咨詢項目工作。
數控自動化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計劃 2011年開展的工作 參加第十二屆西部國際裝備制造博覽會,共設兩個展位,介紹分會并展出分會理事單位研發成果,獲制博會優秀參展商獎。 3月18日與特種加工分會、設備分會及三聯會展公司合作、承辦第二屆數控機床及自動化技術論壇,陜西機械工業聯合會朱錦春秘書長,省學會理事長蔣莊德校長,出席本次論壇的3個分會理事、會員、特邀參展商代表共120人。 籌備第三屆數控機床及自動化技術論壇,邀請論壇專家,初定報告內容;向裝備制造數控?、預邀搞投稿人,初約請15人投稿。 按省學會部署組織分會理事向裝備制造投稿,按期完成學會交給任務。 參加省學會組織的優秀論文評選工作,經學會專家評審;我分會獲:一等獎2篇、二等獎2篇、三等獎3篇。獲數量為分會之前列。 組織分會8位理事參加3月12日-18日由省教育廳、省工會等主辦、渭南技術學院承辦的全省數控大賽、負責專家組、裁判組工作獲承辦方好評。 邀請分會部分理事,分別參加思源學院、陜西導航公司組織的數控工程師學習班授課工作。 組織部分理事參加北京CAXA公司舉辦的數控網絡管理學術交流活動。 向新編大事記提供有關分會資料并與理事長聯系,向省學會贊助2500元支持大事記出版工作。 10月22日在西安三聯會展公司召開六屆五次理事會暨學術交流會。 咨詢工作 邀請部分理事向理事單位西安拓普公司和咸陽數控機床廠分別咨詢飛行器螺旋槳葉片加工及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的二軸數控轉臺制造技術 發展新會員和理事13名
2012年工作計劃 與兄弟學會和三聯會展公司合作,做好“第三屆數控機床與自動化技術專家論壇”承辦工作。 組織分會理事參加第十四屆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參展工作,爭取參展優秀獎。 落實理事向《裝備制造》《數控?吠陡。 組織理事參加優秀論文評選。 發展新會員10名。 組織2次對外技術咨詢活動 組織理事參與省內數控大賽工作 與三聯合作辦一期數控學習班 參加院校數控技術培訓活動
可靠性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工作計劃 2011年工作 一、立足陜西放眼全國,組建高質量專家隊伍。 為了提高學術研究水平,為企業可靠性工作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支持,學會還聘請了清華、北航、交大、西工大、等高校學者和教授成為學會技術后盾。北京502院、上海朱蘭質量研究院、試飛院、二一三所等單位的謝立仁院長、姚正琪教授、任之久專家、陳曉敏主任、張蕊博士等學術水平高、工作經驗豐富,對可靠性工程技術研究深入的學會會員組成專家組, 目前專家組成員擴展到 60人,其中包括國家級實驗室主任和多位高級專家。 二、深入開展應用研究,精心組織學術交流。 學會先后于2011年3月、2011年5月和2011年8月,分別舉辦了以“ 如何降低生產過程的低級錯誤提高產品可靠性 ”、“ 責任大于能力”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 三、關注企業服務社會,開展多種培訓咨詢工作 為加強、質量、檢驗方面人員的技術能力,宣傳先進的質量、檢驗、可靠性理念和基礎知識,可靠性分會先后為兵器203、205、212所,航天210所、航空115廠船舶872、408廠等單位開展了質量可靠性培訓與咨詢,共培訓800余人,逐漸為陜西國防企事業單位建立一支有經驗懂技術的可靠性專業人士,使學會走出困境2011年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2年工作 一、繼續優化組織,實現學會開拓性發展 2012年學會將在寶雞、咸陽、漢中、延安、興平、閆良、銅川等地區建立學會分會。 二、發揮專家優勢,開展診斷、咨詢、培訓一條龍服務。 可靠性分會擁有航空、航天,省內、省外及高校56名資深專家和學者,在2011年培訓咨詢基礎上將走進企事業單位,從業務培訓、人才培養、體系建立等方面系統開展服務,學會已于兵器、航空、船舶等單位簽訂了一年半系統培訓咨詢方案。 三、匯集各家資源,建立檢測儀器試驗設備資源庫 學會將所有會員單位的主要檢測儀器設備型號規格、主要技術指標資源進行統計,按照專業分類,建立一個陜西可靠性檢測、試驗設備資源庫,將在企業間建立互助、協作關系,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發揮整體優勢。既降低國家重復建設又能為會員單位解決相關需求,同時為206、213、872試飛院等國家重點檢測實驗室橫向業務協作提供幫助。 四、系統可靠咨詢,建立一支可靠性專業隊伍 逐步研究和建立可靠性管理體系,培養可靠性工程師,宣貫國家可靠性及質量標準,將國防科工委的“從事軍工可靠性工作的人員,應取得相應資質”的要求予以貫徹。 五、組織專業培訓,致力于提高質量從業人員素質 在2011年學會與中國質量檢驗學會形成戰略合作,并將組織省內強大的師資力量,提供更優良的學習環境,在國防科工委培訓中心、陜西省技術監督局培訓中心支持下與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聯手,定期舉辦檢驗處長、檢驗員培訓班,并加強質檢員培訓取證工作。從質量管理、產品檢驗兩個方面設立20多門專項培訓課程,為企業培訓優良的質量、檢驗從業人員,并協助企業為取證人員,建檔管理,周期抽查考核。
設備與維修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計劃
2012年工作總結 一、召開理事會議 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設備與維修工程分會十屆四次理事會暨設備管理與維修新趨勢學術交流會議于2011年3月18日在西安高新區綠地筆克會展中心召開。 二、繼續組織相關的技術咨詢和鑒定工作2011年以來,我分會積極組織專家參與有關的技術咨詢和技術鑒定工作,我分會的多名技術專家參加了西安市科協科技咨詢服務中心組織的多項科技司法鑒定工作。 三、熱忱為會員單位服務:在過去的一年里,分會先后組織多名專家為鐵路信號廠、東風車橋有限公司、陜西長嶺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寶雞凌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北光學機械有限公司、陜西鼓風機廠、慶安集團等眾多理事單位的設備鑒定、維修與改造工作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服務。 四、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2011年,分會學術交流活動多采用按需、定點、專題的形式展開。通過對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的解決,同時達到學術交流的目的。這樣可使交流內容更貼近現實需要,有的放矢,既解答了疑惑,又指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將學術交流活動引向深入。 五、 舉辦培訓班: 1) 5月11日,受中航工業集團公司的邀請,由我分會梁工謙授主講的“TPM、RCM管理新理念研討班”在西安舉行, 中航工業集團駐各企事業單位5 0余人參加了培訓。 2). 10月27~28日,受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的邀請,由我分會秘書長劉安利教授在“現代企業設備管理與維修研討班”主講,該公司主管設備的維修技術人員36人參加。 六、積極向學會刊物投稿: 1).向《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簡報》投稿1篇; 2).向 北京全國設備維修總會投寫報道稿2篇; 3).《裝備制造》雜志第一期刊登論文5篇 4).2011年省機械學會進行的第四次優秀論文評選活動,我分會獲得二等獎1篇;三等獎1篇。 七、 分會榮獲多項榮譽稱號,受到了上級學會的表彰: 1).向省學會推薦周本為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先進學會工作者。 2).2010年11月8日在洛陽召開的全國設備與維修工程分會工作會議上,我省設備與維修工程分會受到大會的表彰,劉安利秘書長代表分會向大會介紹了我們分會在設備管理與維修方面的經驗與體會,并有2篇論文被評為大會優秀論文且入選論文集。 2012年工作安排
1、 2012年將召開1-2次理事會議; 2、積極發展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 3、繼續舉辦數控技術以及設備管理與維修方面的學術交流活動: 4、繼續組織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鑒定、技術服務及設備評估等工作; 5、積極向學會刊物投稿; 6、做好西部制博會的會展工作。
理化檢驗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和2012年工作安排 2011年工作回顧 1.1 專題會5次: 1.1.1 3月17日西部制博會期間,配合省學會科技之春,在綠地筆克舉辦“電子顯微鏡及其應用技術講座”,103人參加; 1.1.2 9月22日和9月23日分別在寶雞怡和酒店和西安望園國際酒店舉辦“金屬材料檢測儀器技術講座”,190人參加; 1.1.3 9月29日在西安鐘樓飯店舉辦“島津產品技術交流會”51人參加; 1.1.4 12.6在西安建國飯店舉辦“OLYMPUS工業顯微鏡最新技術講座暨演示會”,60人參加; 1.2理化人員資格證書取證班 7.月8日——20日在西安車輛中學舉辦金相、化學、力學三個資格證書取證班,151人參加,147人考核合格,取得證書。 1.3 11月5日——7日在漢中申鵬酒店召開“陜西省第四屆理化實驗室主任會議及理化論壇”,108人參會,42位理事參會,13位理事派代表參加。在省機械工程學會支持下,編印了“裝備制造增刊”,刊登了52篇論文和88個實驗室概況。此次會議與以前會議不同,沒請領導,沒請學會以外的專家,注重實際。報告都是學會的人,報告內容更接近代表的工作實際,更有參考價值,目的是為代表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1.4 學會網站,去年理事會上,大家對網站提了許多建議,今年增加了內容。請大家提建議,多關心學會網站。 1.5 鈦合金專著,繼續在做工作,爭取2012年完成。 1.6 學術交流,為“裝備制造”提供稿件7篇, 1.7 技術咨詢,利用學會信息、人才、技術優勢,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咨詢。
2012的工作 2.1 舉辦專題技術講座: 舉辦專題技術講座是我們分會多年開展的特色活動,現在理化人員很少有到外面培訓和進修的機會,專題技術講座可以使理化人員了解最新理化測試技術和儀器、加強相互了解和溝通。將根據理化儀器廠家的要求安排專題技術講座。3月西部制博會期間,舉辦一次新標準宣貫會。 2.2理化人員資格證書取證班 6-7月舉辦,有需要取證的信息,請反饋給學會。 2.3 配合開好“第四屆中西部地區理化檢驗學術年會暨經驗交流會” 中西部地區理化檢驗聯合會自2006年成立以來,已開過3次大會,第三次成都會議不盡如人意,今年在蘭州開,甘肅省理化學會有信心吸取前三次會議的經驗和教訓,開好明年的會議。明年一季度還要開十省市理化負責人的籌備會議。我們明年不安排大會,積極配合和支持開好第四屆中西部地區理化檢驗學術年會暨經驗交流會。 2.4開展實驗室間比對試驗 于2007、2008、2010年舉辦過三次,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評為學會優秀成果。 計劃開展三項:金相(測氮化層深),力學(顯微硬度),化學(鈦合金或鋼的成分)。 2.5 組建專業委員會: 陜西是科技和人才大省,有很多有實力的理化人員,但又不可能全都吸收成為理事。為了擴大學會影響力,發揮他們參加學會活動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特長。專委會的主任和副主任由常務理事會擔任,委員由理事和有實力的理化人員組成。 擬成立物理冶金專委會,化學專委會,力學專委會,非金屬專委會。 2.6開展電磁專業的活動: 電磁檢測是許多理化實驗室的工作內容之一,漢中會議期間,有理事提出應開展電磁專業的活動,建議很好,了解了一些情況,常務理事會同意就此作準備,并在適當時候開展工作。 2.7繼續搞好學會網站,網站是發布學會信息、加強溝通的平臺。希望關心網站,多訪問,多提意見和建議。
無損檢測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計劃
2011年是無損檢測分會全面進行能力建設、提升學會社會地位和做好學會基礎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無損檢測分會的工作在上級學會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學會理事、廣大無損檢測工作者和兄弟單位的支持下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現就2011年學會工作和2012年工作計劃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會能力建設,做好分會基礎管理和組織發展工作 2011年1月8-9日,無損檢測分會在臨潼愛琴海溫泉酒店,召開了一次全體理事會會議,總結2010年工作成績,研究2011年的工作計劃,參加人員30余人。 2011年1月,出版發行了“熒光滲透檢測缺陷圖譜”,該書收集了實際檢測過程中積累的典型零件中的典型缺陷,既能反映發動機零件的制造工藝特點又概括了典型的缺陷特征。為知識傳承和無損檢測人才培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1年4月,航空航天無損檢測認證部(NANDTB-CN)2011年首次工作會在西安航空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順利召開。中國通用飛機公司,上海波音,廈門太古飛機維修公司,holleywell,SAM,西飛,成都發動機,黎明公司,普美航空等30余余家單位4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2011年12月,學會組織專人對學會的網頁進行了改版,新換版的網頁新增“公告通知”、“無損視頻”等欄目,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實用性更強,起到了加強宣傳無損檢測分會工作的作用。 二、加強無損檢測人員的技術培訓和企業、院校的合作 ,提高業務素質,積極為企 業培養優秀人才。 2011年3月,在西安航空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了一期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認證培訓班,包括超聲、磁粉、射線、熒光、渦流在內的五個專業,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余名檢測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考試。 2011年4月,承辦了中航工業無損檢測人員培訓班,邀請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進行超聲和射線兩個專業的授課培訓,80余人參加了培訓考試。 2011年6月,在西安航空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了NAS410外貿資格認證的2、3級培訓班,包括超聲、磁粉、射線、熒光、渦流五個專業,40余名專業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考試。 2011年6月,首次承辦了PRI與中國航空航天無損檢測認證部聯合舉辦的Nadcap無損檢測培訓課程,航空航天部無損檢測三級人員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共52人,參加了本次培訓。 2011年7月,與咸陽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抽出專業教師數名,在學校內,為近40余名專業考生進行了射線和超聲兩個專業的考試,獲得了學校師生的好評。 2011年9月,與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在西安航空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無損檢測人員培訓班,本次培訓班開設超聲、熒光、射線、磁粉四個專業,參加本次培訓班的考生約70余人,自6月份開始分批進行了實習,為學生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 2011年10月,分派數名經驗豐富的對114廠專業技術人員近10人進行了NAS410的培訓考試,考試專業為磁粉、滲透。充分體了學會致力于為企業培養優秀人才的辦會宗旨 三、加強技術交流活動,全面提升專業能力 2011年9月,2011GE發動機公司亞洲地區供應商無損檢測技術交流會在安航空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順利召開。來自GE美國、GE上海、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30余位代表、中國大陸的10余名無損檢測專家參加了本次交流會。 2011年11月,組織技術人員與奧林巴斯廠家的四名專家進行了“奧林巴斯渦流技術研討會”,主要探討了渦流陣列探傷,在役探傷,渦流新技術及管棒材渦流自動探傷技術,外廠專家還就渦流探傷儀及其功能進行了現場演示。 四、2012年工作計劃 新的一年,學會工作將在取得成績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加強與社會各界的交流、合作,努力工作,開拓創新,推動學會的發展,為無損檢測事業做出積極貢獻。重點工作內容安排如下: 1、 2012年3月、9月在西安航空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二期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認證培訓班; 2、組織召開1-2次無損檢測新技術研討交流會 3、與美國PRI合作舉辦宇航無損檢測人員培訓. 4、9月份與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在西安航空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第二次無損檢測人員培訓班; 5、召開陜西省無損檢測年會。 6、 2012年底,召開無損檢測分會理事會議,總結上年度工作,研究布置新一年工作。 在2012年的工作中,陜西省無損檢測學會將繼續發揚自己的優勢,使學會工作再上新臺階!
壓鑄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及2012年工作計劃
2011年工作總結
1、2011年6月17-18日在寶雞召開了陜西省2011年壓鑄技術交流暨生產現場觀摩會議。會議的主題是:壓鑄工藝現場優化 2、組織省內壓鑄企業參加了第八屆中國國際壓鑄會議暨展覽會等專業學術會議。 3、積極組織省內壓鑄學者、企業領導對分會工作進行了研討,探討學會發展新思路,為分會工作注入了活力。 4、2011年10月2日,在西安西郊金山公司召開了部分分會常務理事和理事會議,就分會下半年工作進行了安排。 5、2011年4、6月,兩次與重慶、江蘇、廣東等外省同行進行了技術交流。 6、積極與中國壓鑄網進行了交流合作,擴大了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壓鑄分會對外的影響度。 7、積極與鑄造分會辦好《鑄造技術壓鑄》雜志。
2012年工作計劃
1、積極做好發展會員和會員重新登記工作。 2、進一步做好壓鑄同行間的技術交流。 3、為陜西國有或民營企業做好壓鑄技術服務工作。 4、積極配合總會做好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籌備工作。 5、下半年召開一次省內小型的壓鑄生產、技術交流座談會。 6、積極組織壓鑄技術人員及企業參加2012年3月份在西安召開的第13屆中國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 7、配合省學會進一步做好《裝備制造》雜志的組稿工作。
材料及熱處理分會2011年工作總結和2012年工作計劃
2011年工作總結 1、3月份在“西部機械裝備制造博覽會”期間,召開全體理事會議。材料及熱處理分會柴東朗理事長做“新型鎂鋰合金”、周根樹秘書長做“熱處理技術新進展”學術報告。楊鴻飛副理事長介紹了今年國內相關會議安排情況。 2、協辦“第十一屆典型零件熱處理暨第八屆物理冶金學術交流會”。會議于7月26~29日在四川省德陽市召開,會議出版了論文集,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位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 3、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分會于9月17-19日在天津大學召開第十次全國熱處理大會,我會柴東朗、楊鴻飛、張子錚、周根樹參加了會議,參會代表400多人。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分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柴東朗教授在會上作《超輕鎂鋰合金的研究與應用》報告。 在會上,楊鴻飛、柴東朗獲得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分會先進個人稱號。 4、學會常務理事與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任國梁秘書長、姚國才副秘書長研討學會工作。
2012年工作計劃 1、繼續開展學術及技術交流,分別召開常務理事會、全體理事會議,并組織參與學術會議。 2、發展新的會員。 3、向《裝備制造》雜志投稿。 4、配合省機械工程學會開展相應的工作。
風能與動力分會2011年的工作總結及2012年計劃 2011年的工作總結 1、在2011年7月進行的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2010年優秀論文評選中,我分會分別有一篇論文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 2、風能與動力分會相關會員參與了“2011中國光伏、風光互補發電科技創新與推廣應用(西安)研討會”,該會于9月22號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3、分會參與了西部裝備展的前期籌備工作。 4、分會論文將參加省學會2011年優秀論文評選,力爭取得好成績。 5、在《裝備制造》期刊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 6、學會任國梁理事長、分會袁奇秘書長、分會張勝利副秘書長作為鑒定組專家,參加了在陜西科技大學舉行的分會孟彥京老師的一項科技成果鑒定會。
2012年工作計劃 1、開展一次學術研討會 2、參觀陜西省風機泵工程研究中心暨西北工業大學——湖南中科恒源風能與風光互補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進行學術交流。 3、分會繼續在《裝備制造》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 4、參與參加省內相關單位發起的裝備展或者博覽會。 5、舉辦一次風能設計創意大賽。 6、聯合其他單位,申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 7、聯合省學會,在西北工業大學進行先進風力機項目(或風力機葉片翼型設計技術)科技成果鑒定評審會,并聯合推薦該項目申報省科技成果獎。
中縫知識 大笑是最好的養肺方法
如何保護較弱的肺 中醫常說,肺為“嬌臟”,因為它更容易感受外邪。中日友好醫院干部保健公室主任張洪春解釋道,很多傳染性疾病,首先會侵犯肺:比如說非典、甲流等。在日常生活中,一旦感受風寒、風熱、燥邪時,一開始也都表現在肺。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較弱的肺部呢?張紅春給出了建議: 大笑,笑能宣肺 在眾多養肺方法中,“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種。尤其對呼吸系統來說,大笑能使肺擴張,人在笑時還會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暢,還能擴大肺活量,改善肺部功能。 感冒及時治 許多人的肺炎是感冒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休息不足引起,所以,感冒后一定要休息,咳嗽厲害又有發熱較高時一定要就醫。 多做擴胸運動 應特別注意呼吸系統的鍛煉,提倡腹式呼吸法:伸開雙臂,盡量擴張胸部,然后用腹部帶動來呼吸,能增加肺容量,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氣腫病人病情的恢復。不要老待在暖和的地方,適當受一些冷熱的刺激。 飲食清淡 少吃刺激食物,多吃些滋陰潤肺的食物,如梨、百合、枇杷、蓮子、蘿卜等,能健脾化痰。 保持清潔居室 房間陽光充足,常開窗。要到空氣新鮮的場所鍛煉和游戲,不要在馬路邊下棋、打牌,那里的空氣污染最嚴重,對肺是極大的威脅。 戒煙 吸煙會將呼吸道上皮的纖毛破壞掉,這些纖毛是呼吸道的“清道夫”,一旦被破壞,肺的保護作用會差很多。 食療按摩增強抗病能力 冬季多為風寒感冒,癥狀主要有頭沉或頭痛,怕冷,四肢酸痛發緊,身體發燒但無汗,同時伴有鼻塞,流清涕?梢栽诩矣锰K葉和生姜熬水服用。感冒后期都存在嗓子有痰的癥狀的人群可以服用一些健脾胃的食材進行調理,多食用山藥(鐵棍山藥尤佳)、薏仁等。.梨是潤肺的佳品,但是梨性寒,老年人和胃寒的人最好還是煮熟了吃。 張洪春說:我平時空閑下來的時候就愛按揉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通經活絡等作用。有條件的話艾灸足三里效果會更好。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一橫指,酸麻脹感最強處即是。 (《京華時報》12.11朱瑞娟)
豆類食品會引起痛風嗎
豆類對健康的好處實在太多,但很多痛風病人不敢吃豆類食品,無論是豆漿、豆腐還是紅豆、綠豆,似乎痛風病人和高尿酸血癥的患者就只能繞道而行。理由是嘌呤含量太高。事實是這樣的嗎? 雖然大豆的嘌呤含量略高于瘦肉和魚類,但經過加工,制成豆腐、豆腐干過程中溶解了很大一部分嘌呤,因而豆腐、豆腐干等產品的嘌呤含量已大幅“下架”,其含量比肉類魚類要低。同時,打豆漿的時候加入大量水,豆漿中所含的嘌呤攝入量的明顯增加。至于紅豆、綠豆,原本嘌呤含量就偏低,每天吃的數量又很少,在煮粥或打豆漿時加一小把,不會對痛風病人產生不良影響。 仔細想想就能明白,痛風病人發病前都是怎么吃得?無非是大魚大肉、海鮮河鮮、加上啤酒、白酒,沒聽說誰是因為每天吃青菜、豆腐、粗糧、豆類而患上痛風的! 多項相關流行病學報告證實,食用大豆制品和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癥以及痛風發作之間,沒有任何關系。一項在中國中年男性中進行的研究發現,膳食中的蛋白質總攝入量與高尿酸血癥之間有相關性,但其中動物性蛋白質尤其海鮮類食物會增加患者高尿酸血癥的危險,而豆制品則降低這種危險。各種含糖飲料和含糖食品也有促進痛風發生的潛在危險。 因此,尿酸高的人可以適量吃豆制品,并用豆腐替代一部分魚蝦和肉類。量要控制,絕不能在吃魚肉蛋之外在加豆制品。建議限制在每日30克大豆之內,換算成白豆腐不超過90克,或濃豆漿不超過1碗。如果沒有吃豆腐,那么每天可以喝一杯豆漿,但千萬不要在里面放糖。 (《羊城晚報》11.29范志紅)
味道沖得食物更抗衰老
臺北醫學大學營養保健學系教授趙振瑞指出,餐桌是最好的抗衰老陣地。味道越沖越嗆鼻的食物,抗衰老的作用越強。 洋蔥、大蒜、白蘿卜、芥末、香菜等食物,一切開就有一股嗆鼻的味道,有的還會把人嗆得直掉眼淚,這是因為其中含有含硫化合物。這類含硫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減少自由基產生。因此,富含這些含硫化合物的食物具有抗衰老的功效,還可以降低血脂和膽固醇。 含硫化合物遇熱會被破壞。所以吃這些味道沖的食物時,要減少高溫加熱,才能讓其抗衰老的效果充分發揮。能生吃的就盡量生吃,接受不了生吃的人,也不要煮得太熟太爛。 (《生命時報》12.13 鄧曉瑛)

參加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九屆三次理事擴大會議的理事合影(2011年12月10日) 前排左起:李宏安、楚建安、衛軍水、王潤孝、廖明、蔣莊德、曹巨江、劉凱、劉輝、龍平、任國梁 二排左起:鄭海瑛、陳樺、翟瑞鋒、李言、楊作義、遲恩田、劉金合、姬文華、陸長德、洪守天、白培謙、 三排左起:劉敏捷、向河、張純懷、張淳、蔡紅專、魏兵、姚國才、王保民、李赟、王維發、張利娟、劉咸生、李軍、…… 四排左起:丁丁、任志剛、曹西京、張培龍、顧靜言、鎖志海、張國民、曹瑜強、王泉敏、連煒、馬錫琪、馮忠緒、彭勇、趙玉龍、李栓勛 后排左起:魏天賜、趙立波、石毅、張普榮、楊延釗、丁黨平、……、柴仲敏、薛繼軍、任方宇、蔡志強、谷瑞杰、李向陽、張洪遠、毛楠
【電子版下載】 |